贴秋膘

时间:2023-10-17 13:53:11编辑:苗木君

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贴秋膘是哪里的说法

立秋贴秋膘

一、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贴秋膘是哪里的说法

以前,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,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,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。“民以食为天”,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人们当然忘不了吃。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,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,体重减轻叫“苦夏”。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,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。瘦了当然需要“补”,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,吃味厚的美食佳肴,当然首选吃肉,“以肉贴膘”。

“贴秋膘”在北京、河北一带民间流行。这一天,普通百姓家吃炖肉,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、红焖肉,以及肉馅饺子、炖鸡、炖鸭、红烧鱼等。

在我国北方地区,流传着每到立秋这个节气就“贴秋膘”的习俗。对于这种习俗的来历,可能存在多种说法,但广为人知的是,由于以前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比较低。那时,人们食物不足,本来就难得长肉,皮下脂肪太少。到了炎热的夏季,没有空调,没有电扇,热得汗流浃背,食欲不振,把那点儿仅有的皮下脂肪又削去一层。到了立秋之时,好容易暑热减退,食欲恢复,就要提醒补偿夏天的损失,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: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,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,“以肉贴膘”。可以说,在生活水平低下、物质条件比较缺乏的年代里,贴秋膘这个习俗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,对保护我国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。

立秋贴秋膘

、立秋除了贴“贴秋膘”还有哪些习俗

1、称水:旧时,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,然后称重。如果立秋前的水重,就表明伏水重,那么秋天雨水就少;如果立秋后的水重,那么秋天雨水就多,有可能形成秋涝。

2、啃秋:啃秋,又称咬秋,汉族岁时风俗。即立秋日吃瓜。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,称“咬秋”,寓意炎炎夏日,酷热难熬,时逢立秋,将其咬住。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“咬秋”,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。在浙江等地,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,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。

3、吃“渣”:山东、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“渣”——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,并有“吃了立秋的渣,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”的俗语。

4、秋忙会: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,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,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,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,变卖牲口,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。

5、秋社:秋社也是立秋习俗之一,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始于汉代,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,此时收获已毕,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。

6、摸秋:夏历八月十五日,是为中秋节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,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,到田野瓜架、豆棚下,暗中摸索摘取瓜豆,故名摸秋。俗谓摸南瓜,易生男孩;摸扁豆,易生女孩;摸到白扁豆更吉利,除生女孩外,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。

立秋贴秋膘

三、不适合贴秋膘的人

实热、湿热、痰湿重等三种体质的人,不宜贴秋膘。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,产生的热量多,经常会脸色潮红、口干舌燥。湿热体质的人面垢油光,易生痤疮,口苦口干,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,小便短黄。痰湿体质总体特征为痰湿凝聚,以形体肥胖、腹部肥满、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。这三类人,如果盲目贴秋膘,会越贴越难受。

特别是一些老年人,患有高血压、胃肠疾病就不宜进行秋补,更不宜吃涮羊肉、鹿肉等益阳之品,要采取平补、慢补的方式。如果确有气血亏虚的现象,也应该以五谷为主、五畜为辅,慢慢平补,从而达到体内健康态。

爱着急、爱生气的人也不适宜“贴秋膘”,因为贴多了会上火,如生痘痘、便秘,或者加重气滞,气滞久了会造成血淤、手足心热、口燥咽干。所以要调好情绪,或找医生把自己身体调理到一个很好的状态,避免长久气滞血淤、阴虚火旺造成心脏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胃炎、身上长包块等疾病的发生。

上一篇:波多黎

下一篇:玲珑狼心